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孩子受委屈,該出手還是放手?——從校園衝突談教養邊界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在未來的AI時代,創造力與同理心將變得比背誦知識更重要。」—— 黃仁勳(NVIDIA執行長)隨著台灣教育部即將全面實施「手機集中管理政策」,很多家長開始思考:我們的孩子,真的準備好迎接未來了嗎?根據調查,近四成家長希望孩子就讀理工科系,因為AI正快速崛起。但我們是不是忘了:科技再厲害,也需要會思考、會溝通、會感受的人類靈魂? 黃仁勳提醒我們:「與AI共存的未來,最需要的,是能觀察世界、解決問題並擁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這時候的「手機集中」不是壓抑,而是給孩子專注與深度學習的空間。✅ 教育新時代,父母可以這樣做: 建立專注環境每天固定20分鐘親子共處時間,陪孩子說話、閱讀或討論,而不是滑手機。鼓勵孩子表達想法、面對挫折。真正能與AI共處的人,是能「帶著人性使用科技」的人。 讓孩子認識自己,比跟上別人更重要與其急著補課,不如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痛點與潛力。❤️ 所以海涵設計了【90分鐘學習體驗課程】,陪你和孩子一起探索: 學生在哪些「文科或理科」能力上卡關? 他們的理解力、邏輯力與專注力是否足以應付未來? 如何找到屬於孩子的學習方法,幫他建立自信與學習動力?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潛力,只需要對的引導。而這個起點,從一次溫柔且科學的「分析」開始。 想了解90分鐘體驗課內容,歡迎預約免費試聽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7094.html 【讓孩子專注當下,也看見未來】 2025-06-12 2026-06-12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7094.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709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6-1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7094.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媽媽,我今天在學校被同學罵了!他還搶我的畫筆!」

聽到孩子語帶哽咽的聲音,你心裡一緊,第一反應是:哪個孩子這麼沒禮貌?老師怎麼都沒管?是不是要馬上聯絡老師、找家長、處理到底?

但,這個時候你有沒有也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是要幫孩子出氣,還是教他面對?」

這幾年在親子社團、家長群組,最常看到的討論就是: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該不該介入?
是不是介入太多就變成了「直升機父母」?
但放著不管,又怕孩子吃虧、受傷害、甚至變成被排擠的對象。

其實這背後的矛盾,說穿了,就是「保護孩子」與「培養孩子獨立面對問題能力」之間的衝突。


【保護,是父母的本能;放手,是教育的智慧】

當孩子在學校遇到人際問題,身為父母的我們第一時間會想衝進教室、幫孩子出頭,這是本能。但長遠來看,每次都由大人「解決問題」,孩子根本沒有機會練習怎麼處理人際摩擦、怎麼設下自己的界線、怎麼溝通自己的情緒。

我們越是急著幫孩子掃除障礙,孩子就越可能變得膽小、依賴、不會為自己發聲。

其實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小衝突,很多時候是學習人際互動、磨練情緒管理的機會。我們應該把這些事件,看成孩子社會化的訓練場,而不是危機處理現場


【不是不管,是引導孩子學會處理】

那是不是代表我們什麼都不做?當然不是。放手不是放棄,而是「放對位置的手」。

比方說,當孩子跟你說:「我被同學罵了」,你可以先問:「那你當時怎麼做的?你覺得自己有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明天又遇到這個狀況,你想怎麼做?」

這些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和反省,讓他練習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等大人出面。

如果孩子真的無助、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可以提供一些做法建議,例如:

  • 「你可以先請他停止,告訴他你不喜歡被這樣對待。」

  • 「如果你已經說過還是沒用,可以考慮請老師協助。」

讓孩子明白:你不是要孤軍奮戰,但你要為自己站出來。


【適時支持,比全面干預更有效】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孩子反映的是嚴重的霸凌、長期排擠,那當然需要父母與學校合作介入處理。但更多時候,其實只是孩子在練習「怎麼和不同個性的人相處」。

你可以在家扮演他的「溝通教練」:陪他模擬說話的方式、分析別人的動機、學習換位思考。這些能力,比一時的出面解決,更能幫助他未來面對各種人事物。

記得,真正能陪他一輩子的不是父母的翅膀,而是他自己長出的翅膀。


【成長的路上,不是只有風平浪靜】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一些讓他委屈、挫折、甚至難過的事。身為父母,我們的角色不是為他掃清所有風浪,而是教他怎麼駕船。

當孩子在學校遇到衝突,我們該做的,不是「衝第一線」,而是「站在後方」,給他思考的空間、給他行動的勇氣、給他被理解的溫暖。

保護與放手,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種平衡藝術。
讓我們一起練習做一位,既溫柔又堅定的教養者。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