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一個問題,串起三代人的記憶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段考的喧囂終於落幕,相信家長們和孩子都鬆了一口氣!   無論成績是喜是憂,此刻都不是句點,而是一個「重新校準」的黃金時機。您知道嗎?那張寫滿紅字藍字的考卷,其實是孩子專屬的「學習藏寶圖」!   只對答案、訂正錯誤,我們只做對了一半。更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讀懂考卷」,從中找出真正的「得分點」與「失分點」。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套 「4步驟考卷分析法」,把考卷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 步驟一:【歸納失分原因,對症下藥】   別急著責備分數,先一起找出失分的「根本原因」。   ① 粗心大魔王: 「啊!這題我看錯了/計算錯了!」 → 解決方案:練習專注力、培養驗算習慣。   ② 觀念迷霧 ️: 「這個觀念我好像懂,但又不太確定。」 → 解決方案:回到課本,把模糊地帶重新學透。   ③ 審題陷阱 ️‍♂️: 「我看太快,沒注意到題目問的是『不正確』的。」 → 解決方案:練習圈出關鍵字,放慢讀題速度。   ④ 技巧生疏 ️: 「我知道要用這個公式,但算得太慢/用得不熟。」 → 解決方案:針對特定題型,加強練習量。     ✍️ 步驟二:【打造錯題筆記本】   所有錯題都是珍貴的數據!一本好的錯題本,應該包含:   原題目: 抄下或剪下題目。   錯誤分析: 用自己的話寫下「當時是怎麼想錯的?」   正確解法: 寫下正確的思考路徑與答案。   重點標籤: #一元一次方程式 #過去完成式,方便日後複習。     ✍️ 步驟三:【找出得分強項,建立信心】   分析考卷不只看錯誤!更要看看孩子「在哪裡得分?」,是計算題、閱讀題、還是圖表題?大力稱讚他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的優勢,這份信心是前進的最大動力。   ✍️ 步驟四:【規劃下階段的進步路線】   分析完後,和孩子一起規劃接下來的讀書計畫。   目標明確: 「我們下次月考,目標是減少一半的粗心題。」   方法具體: 「每天多花15分鐘,複習錯題本上的觀念。」     一張考卷,可以只是一張紙,也可以是帶領孩子進步的羅盤。讓我們陪孩子一起,從每一次的測驗中,找到成長的養分!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 段考結束了,然後呢?考卷不是對完答案就結束!】 2025-11-13 2026-11-13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11-13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今年中秋,我想給你一份「特別的家庭作業」
 
 
「馬麻,妳快看!今天的月亮好圓喔!」
 
女兒的聲音,清脆地劃破院子裡滋滋作響的烤肉聲。我正忙著翻動烤網上的甜不辣,一面催促著先生「醬要多刷一點!」,腦中還盤算著冰箱裡的柚子夠不夠分。
 
這就是我的中秋節,一個被待辦事項清單塞滿的夜晚,每年都像一場熱鬧卻SOP化的戰爭。
 
「馬麻,月亮上面真的有兔子嗎?」女兒拉著我的衣角,仰著頭問,眼睛裡映著一輪明月。
 
我手裡的烤肉夾停在半空中,差點就用一句「那是傳說故事啦」給打發了。但看著她那雙清澈的眼睛,我忽然意識到,我正忙著給她一個「完美」的中秋節,卻快要让她錯過中秋節「最美」的部分。
 
我深吸一口氣,放下手中的夾子,也在女兒身邊坐了下來,開始把小時候從阿嬤那裡聽來的故事,慢慢地說給她聽。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團圓」的真正意義,從來不是大家「身體」聚在一起吃飯,而是「心」有沒有靠在一起分享些什麼。
 
這個念頭,讓我突然對一件事充滿了好奇。
 
我說給女兒聽的故事,是阿嬤傳給我的。那…阿嬤小時候的中秋節,又是什麼樣子呢?
 
所以今年,我想邀請所有的爸爸媽媽們,和我一起做一份「中秋特別作業」。
 
在烤肉的滋滋聲中,或在飯後剝著柚子的閒聊裡,讓我們放下手機,轉向我們身邊的長輩——你的父母,或孩子的阿公阿嬤,問他們一個簡單卻深刻的問題:
 
「您小時候的中秋節,和我們現在有什麼不一樣?」
 
你可能會聽到:
 
-沒有烤肉,但全家會分一塊珍貴的月餅,每個人都好珍惜。
 
-沒有現成的燈籠,而是用鐵罐或柚子皮自己挖空做的。
 
-沒有琳瑯滿目的禮盒,但左鄰右舍會端著自己做的菜互相分享。
 
這些,不只是懷舊的故事,它們是活的歷史課,是無法從課本上學到的、關於「家」的珍貴傳承。它讓孩子明白,幸福不是必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樸實卻閃亮的快樂。
 
去問問看吧!然後,帶著你的發現,回來跟我們分享。
 
在留言區告訴我們,你聽到了什麼樣的驚喜答案?你和長輩的小時候,中-秋節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一個問題,串起三代人的記憶。這份作業的「分數」,將會是今年中秋最溫暖的收穫。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