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搶救作文能力!如何教導「數位孩子」?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在台灣,品格教育的討論越來越多,但真正落實的情況卻往往令人擔憂。政府強調108課綱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也開始推動相關活動,然而,這是否真的改變了孩子的行為模式?或者,這僅僅是另一場「形式教育」,最終仍淪為紙上談兵?   家庭教育的斷層:家長的角色失衡   品格教育的第一站是家庭,但現實卻是,許多家長自身對於品格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成為孩子價值觀混亂的源頭。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但當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選擇用威嚇或懲罰來解決,而非透過對話來培養真正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父母本身的行為往往與其教導孩子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隨口說謊,或是在駕駛時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其實早已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現代家庭結構的改變也帶來挑戰。雙薪家庭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給補習班或安親班,讓品格教育變成了學校的責任。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情況日益增多,許多孩子缺乏穩定的價值觀導師,轉而向社交媒體、網路社群尋找認同。這種缺乏家庭核心教育的狀況,使得品格教育變得更加困難。   學校教育的困境:品格教育的「工具化」   學校是品格教育的重要推動者,然而,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否真正將品格教育視為核心?許多學校雖然設立品德課程,但在升學壓力與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下,這些課程往往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加項目。教師必須應付繁重的行政工作,難以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深度的品格引導。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學校的品格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例如,學校可能會強調學生要有同理心與責任感,但當學生面對霸凌事件時,學校往往選擇息事寧人,以維護校譽,而不是站在受害者立場進行正義的伸張。這種「選擇性品格教育」,不僅讓學生感到困惑,更可能導致他們對道德價值的信念崩解。   社會環境的影響:價值觀的混亂與挑戰   在數位化時代,孩子接收資訊的來源已經不再侷限於父母與學校,網路成為他們的第二個世界。然而,網路上的價值觀充滿矛盾與衝突,從社交媒體的炫耀文化、網紅的快速致富神話,到網路霸凌與匿名攻擊,孩子在這種資訊環境中,該如何確立自身的價值觀?   此外,台灣社會本身在品格教育上的示範也未必盡善盡美。政壇的權謀操作、商業界的造假醜聞、媒體的譁眾取寵,這些都讓孩子看在眼裡,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可能會質疑:「誠實真的有用嗎?還是學會投機取巧比較重要?」當社會環境無法提供正面的價值觀指引,學校與家庭的努力很容易被抵消。   如何突破現狀?品格教育的未來方向   要真正推動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課綱或形式化的活動,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家長教育與參與   孩子的品格養成,不能僅僅交給學校,家長應該接受相關的教育與培訓,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   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開放性的道德討論,例如:遇到社會新聞時,與孩子一起分析行為的對錯,而非只是批評。   學校教育的深化   品格教育不能只是「說教」,而應該透過體驗式學習,例如角色扮演、社區服務等,讓孩子從實踐中體會道德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接受更多有關品格教育的培訓,並且在日常課程中融入品格討論,而不是僅僅在「品德課」上講解。   媒體與社會的責任   媒體應該負起社會責任,避免過度渲染負面價值觀,並多報導具有正向示範意義的事件。   企業與公部門也應該展現良好的品格典範,例如:公開透明的政策執行、公平的商業運作等。   結語:品格教育不能只是口號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當前台灣的品格教育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家庭的角色失衡、學校教育的形式化、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讓品格教育的實踐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我們真心希望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是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讓品格教育成為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核心價值,而非僅僅是一堂課,或是一張考卷上的題目。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明的孩子,更是具有道德勇氣與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品格教育只是口號?臺灣孩子的道德養成正在失控!」 2025-03-25 2026-03-25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55640

作文要好,除了學校老師的培養與訓練,還得搭配家庭教育,積累豐厚的寫作養分。

《未來Family》採訪了多位大考作文拿下超高分數的學生,整理出他們的具體做法,供家長參考,並採訪張曼娟、張嘉驊、林明進等多位名家,分享他們的獨到觀察與有效教學經驗。 

作文對升學的影響愈來愈關鍵

從去年開始,簡稱「國寫」的作文從學測國文科獨立出來,單獨施測,而且分數占國文成績的一半,占分高、比序重,對升學的影響更關鍵。

大考作文變難、變重要,是為了搶救孩子的作文能力。而且這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美國的SAT考試與日本的大學入學考也都將陸續調整,各國趨勢類似。

現在學生的作文能力變差,跟網路的普及與運用直接相關。從部落格寫作到臉書與通訊軟體流行,從錯別字變多,到斷裂式的書寫,現在則都使用Instagram(IG)、開直播,以影像的分享為主,即便要傳訊息,也大量運用貼圖,連字都不用寫了,寫作能力當然每況愈下。

作文變難,是為了搶救孩子的作文能力


現在學生的作文能力變差,跟網路的普及與運用直接相關,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階段1:十幾二十年前,部落格開始流行,許多學生的寫作活動從紙本轉移到部落格上。當時最明顯的現象就是錯別字變多,因為寫作都用打字,不需要一筆一畫寫字,但至少,當時的寫作還是寫一個篇章、有結構性在。

階段2:約莫十年前,臉書與通訊軟體開始流行,書寫打破了組織、結構。臉書上的書寫大多是斷裂式的,文句之間沒有脈絡邏輯,甚至只有單句就po了。

階段3:現在大家都玩Instagram(IG)、開直播,以影像的分享為主,即便要傳訊息,也大量運用貼圖,根本連字都不用寫了。

55640_03.jpg

寫自己想寫、要寫、該寫的,才是王道

學生作文不好,但考試又要考,補作文的風氣愈來愈興盛,而且許多補習班為求速成,直接教學生背範文、背套路。曾任會考寫作測驗閱卷召集人的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曾昭旭說:「這根本是『歧途』,寫作文用背的,老師一看就看出來了,閱卷老師要看那麼多卷子,怎麼會分不出來你是不是背來的呢?這是沒什麼用的。」

曾昭旭說,作文要好,最基本的功夫仍在閱讀的累積,以及生活經驗的拓展。莊溎芬進一步表示,寫作就像是烹飪,要有好的火候、要學搭配菜色,這些技巧學校老師可以訓練,「但烹飪的材料從哪裡來?材料是學校老師沒辦法給的,尤其是現在的考試,跟過去不一樣,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想法。」


55640_04.jpg


讀與寫,是一體的兩面,也是最關鍵、基本的素養。柯華葳強調,每個人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累積知識、發展潛能、參與社會等等,都需要讀寫素養。她以去年底的公投選舉為例,「資訊那麼多、那麼亂,你要有閱讀的素養才能判斷,而你想要表達你的看法,就需要有寫作的素養。又比方說,你要找工作,也得會寫履歷吧!」

柯華葳說,孩子未來要面對的世界很複雜,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閱讀,「從小就開始陪伴孩子閱讀,引導孩子讀好的作品,讓孩子慢慢有思考的習慣,再透過寫作,去發展高階思惟,孩子會一生受用。」




文章來源:遠見雜誌 未來Family 

-

如何培養寫作能力?歡迎諮詢海涵教育顧問

免費體驗一對一課程
立馬訂制孩子的個人專屬學習!

預約專線:0907-710-800
點我立即預約報名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