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在成績單的背後,附著的其實是人生態度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前幾天和一群媽媽朋友聚餐,一位媽媽笑著說:「我其實不是很會當媽媽,但每天還是硬著頭皮演出『好媽媽』的樣子。」   那句話像打開了壓力閥,其他媽媽們也紛紛點頭苦笑。 我們努力讓孩子快樂、讓自己情緒穩定、讓家庭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內心卻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好」。   這份自我懷疑,說穿了,是一種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乖文化」在作祟。   在家庭、在學校、在職場,我們從小被教導要乖──聽話、懂事、不惹事──而成為媽媽後,「乖」變成另一種樣貌的壓力:妳要溫柔但堅強,隨和但能幹,不可以生氣,也不能太自我。     乖,是我們無形的監牢 這些年在教育現場與親子講座中,常聽到家長說:「我家小孩很乖。」 但仔細一問,乖是什麼?是會唸書、聽話、不頂嘴?還是不吵不鬧、不造成麻煩?   如果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乖」其實代表的是——要照著大人期待的樣子活。 久而久之,不只孩子,連我們大人也被這種期待綁架,變成「要做對的事」的機器,不容許出錯,也不敢表現脆弱。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長大了、成為父母,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在問: 「我這樣夠不夠好?」 「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這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活在一個需要你一直乖下去的社會。     父母卡在矛盾裡,孩子也跟著窒息 社會學者藍佩嘉指出,現代教養的困境可以歸納為四大矛盾,讓我們既想改變,又不敢放手:   1️⃣ 想擺脫上一代,卻又不得不依賴他們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常常告訴自己:「我不要像我爸媽那樣對我孩子。」但真正開始帶小孩後,卻常常發現自己一轉身,就複製了爸媽那一套。 尤其是在需要長輩幫忙接送、照顧時,更容易陷入「口頭反對,但實際依賴」的窘境。上一代的價值觀不一定錯,但衝突就在於我們無法完全照搬,也無法全然放下。   2️⃣ 想孩子快樂,卻怕他跟不上進度   我們希望孩子在愛與自由中長大,不要再被逼著補習、比名次、學才藝。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了兩種語言、三種樂器,還拿全校前五名時,心裡又開始擔心:「我是不是害孩子輸在起跑點?」   這種矛盾在中產家庭中尤為明顯。因為越有資源的家庭,越能看見不同教育方式的可能性,也越知道社會競爭的現實殘酷。孩子的快樂,常常被大人焦慮地算進了升學策略裡。   3️⃣ 付出越多,越感覺自己不夠好   這是一個讓家長背負所有的社會──孩子功課不好,是不是家長沒管?情緒不穩,是不是家長太常生氣? 家長不是做得不夠,而是被社會放在「必須無懈可擊」的位置。   4️⃣ 爸爸想參與,卻被結構推開   許多爸爸不是不想陪伴,而是現實讓他們難以踏入育兒場域——工時長、壓力大、社會從一開始就沒真的讓爸爸進來育兒的空間。 而媽媽,只好默默撿起所有遺漏的責任。       怎麼教孩子,其實也藏著我們怎麼對待自己   想教出快樂、健康、有自信的孩子,首先得從我們自己開始練習做這幾件事:   ✅ 允許自己犯錯:不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不害怕失敗的孩子。 ✅ 表達情緒也沒關係:家長不是聖人,情緒穩定不是「永遠沒脾氣」,而是願意覺察與修復。 ✅ 多說孩子做得對的事:比起一味糾正,肯定孩子努力過的每一步,才能累積他做決定的勇氣。 ✅ 關注孩子的內在,而非表現:不是考幾分,而是他有沒有投入、享受學習的過程。 ✅ 做榜樣,而不是完美人設:你真誠面對生活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最後,記得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每個爸媽—— 孩子不需要我們做到100分,他們只需要一個願意愛、願意學習、願意一起變好的父母。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不是家長不夠好,是這個社會太會要——當我們活成別人眼中的「乖」》 2025-04-16 2026-04-16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學生時期的考試,按照慣例,我總是坐在最後一排,看著考卷像白色海浪上下起伏,從前面傳來,心跳也隨之加速。就連博三期末考那天,都已經是學生生涯最後一次期末考了,怕考試的毛病還是改不掉。

六月的窗外下著午後陣雨,桌前擺著麥當勞早餐,我想起國小某次段考前一天, 也有過這麼一場大雨,那時一樣坐在教室裡的我,心中有著不同的盤算…

我決定故意不撐傘在雨中漫步,像MTV裡的郭富城一樣,不同的是我還特地走在屋簷的邊緣下方,好淋到更多雨。那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伴隨酸雨的落髮危機, 只一心想著如果能感冒逃過明天的段考,該有多好。我在滂沱大雨中邊幻想邊傻笑, 偶爾伸手摸摸額頭量體溫。

從門上通風板飄進來的薑湯味,我做了一個現在想起來都還會佩服自己的決定─― 洗冷水澡。

出乎意料,冷水一開始沖起來倒有點溫溫的,或許是因為體溫已經太低。沖了一陣子,那種像活蝦被扔進冷凍庫的感覺才出現。

一洗好澡,老媽急著拿毛巾像擦小狗一樣把我的頭髮擦乾,又灌了我一碗薑湯。正當我打算摸著頭裝可憐,像是要哭出來似地說:「我好像發燒了…真糟糕,明天不能考試了,枉費我準備得那麼認真。」

咦…?

原本在戶外還有點熱熱的額頭,現在熱度全退了。接在我後面進去洗澡的老爸發現我沖冷水,還很開心地光著上半身跑出來,拍拍我的肩膀說:「真勇敢呢,不虧是我們賴家的兒子。」

是吧,賴家兒子不想考試的決心可是不容小覷的,我在心裡默默說著。

我這麼怕考試的原因,比任何考題都簡單―​― 考不好老爸會生氣。

一向笑嘻嘻的老爸,提到考試就會立刻變成鐵面人,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

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偶爾會忍不住拿成績開玩笑。

我有很多習慣得自老爸,其中一樣就是喜歡給人驚喜。老爸常會算好家人幾點下班下課,然後不事先通知就開車來接我們。順利的話兩邊都很開心,可更常發生的, 卻是老爸在晚餐飯桌上抱怨我們不按時回家,意外造成我和姊姊們一出校門就習慣東張西望的後遺症。

我沒辦法開車接送家人,於是選擇另一種驚喜方式。小時候考完段考,由於老爸是當老師的,對於什麼時候發成績單瞭若指掌,那幾天放學回家,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準是:「成績單發了嗎?」

老爸貌似輕鬆地問,有時我會直接把成績單給他看,但更多時候會歪著頭回答: 「發了,考得不怎麼好吔。」

這句話就像一隻無形的手,掐住老爸的眉頭。

「平均只贏第二名兩分左右。」

另一隻無形的手又把老爸的嘴角往兩邊推。難得有機會可以操弄老爸的情緒,讓我樂此不疲。久而久之老爸熟悉了這套模式,儘管一開始聽我說考得不好,他也不會當真,晚點再問就好了。於是這個把戲像滾雪球一樣愈玩愈大,後來甚至到了睡前,我才把成績單掏出來。

雪球總有滾破的一天。

那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書包裡低分的成績單像鉛球一樣壓得我喘不過氣。一如往常,老爸笑嘻嘻地等著我。三個月重複播放一次的劇情,一開頭依然是我很正經地說:「對不起,考得不怎麼好吔,這次是真的。」說完只差沒像古代長工砸了員外家花瓶一樣,忙不迭地跪下來賠罪。

老爸依然笑得很燦爛,他鐵定在想,這孩子還真有點演戲的天分。

「是喔,考多差?」「比你想像的差很多,這次真的是真的。」我有點緊張地跟老爸解釋,腦袋裡蹦出一座綠油油的山丘,有個小孩在那兒牧羊。

「好,好,回到家先洗澡,等等我們再聊。」

我反覆強調這次真的沒考好,奈何老爸渾然沒有察覺我不太一樣,依然自顧自地演著獨角戲。

稍晚,老爸又問了一次:「現在可以告訴我考幾分了吧。」

 「就…真的考不好啊。」

終於,老爸發現事態不對,那隻掐住他眉頭的無形之手又出現了。

「有多不好呢?」

「第七名吧。」

「你是認真的嗎?不要再跟我開玩笑嘍。」

放羊的小孩下場是狼吃掉他的羊,我卻感覺自己要被大野狼吞了。巨大的壓力下,我彷彿聽見某隻要被吃掉的羊在我耳邊說話。

橫豎都要被吃了,不如豁出去吧。

「還有第七名啊,全班四十幾個人吔。」

就像放高利貸一樣,老爸要我把之前作弄他、讓他驚訝的喜悅連本帶利一次還清,但我卻只是擺出一副「分數沒有,名次倒是多了很多,要罵就來吧」的無賴模樣。老爸呆了一兩秒,似乎在思考什麼,又像是受到驚嚇一樣,回過神時已經瞪大了銅鈴眼,大聲對著我怒罵:「混帳東西!」

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印象中已經不太清楚了,只記得躲在房間裡的我,不時聽到外面的咆哮聲⸺

「不准哭!考那麼差還敢哭!」

我只能發出有如故障吸塵器的聲音,努力把眼淚和鼻涕倒抽回去。

我一面哭,心裡很不能接受老爸這樣的態度,怎麼可以把成績這一小部分從我身上切下來,再用這麼一小塊取代我整個人的存在;考得好是上進,考不好就是玩日愒歲、渾渾噩噩。哪有這麼簡單的二分法。

這時背後傳來老爸的腳步聲,我把哭聲收低,準備迎接第二波攻擊。

「全班40幾人,我考第7名耶!」教授爸爸:你永遠可以找到比你差的人,但那只是自我安慰的理由_img_2

出乎意料,老爸卻是摸摸我的頭,蹲下身子,與我保持同一個水平高度,緩緩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麼罵你罵這麼兇嗎?」

 「因為…因為這次考不好。」雖然考不好,但我並不因此成了笨蛋。

想不到老爸笑了一下,露出憐惜的表情。

「我不會那麼在意你一次考不好。過去的就過去了,怎麼罵也不能改變事實。我是要提醒你注意自己的態度。你考第七名,而且接受了這樣的成績,你沒有反省為什麼退步這麼多,反而還得意班上有很多人比你差。」

「你永遠可以找到比你差的人,永遠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那都只是自我安慰的理由。你還小,遇到的挑戰也還簡單,不可以這麼輕易就甘於失敗。」「不要這麼早就學會自我安慰。」

老爸講完後忽然莫名其妙笑了起來,變回原來熟悉的模樣。我隱約了解到,在成績單的背後,附著的其實是人生態度,這才是老爸更在意的。

之後,每次考試我依然是緊張到痛著肚子出門,偶爾也還會考很差,不過老爸再也沒發過那麼大的脾氣,最多就是板著臉唸幾句了事,不過那也夠嗆的了。

上國中之後,每間學校都有所謂「永遠的全校第一名」,北投國中也不例外。正當全校的人,包括我在內,都習慣永遠是某個人上台領獎,代表全校向校長敬禮時, 老爸依然不斷驅策我、鼓勵我。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總算三年下來有一次,換我接過校長手中的獎狀⸺儘管我緊張到下了台才發現拉鍊沒拉,原來台下第一排的女生,不是因為看到我才笑得特別開心。

安於失敗很簡單,要一直伸長手臂去抓天上的月亮,才是最困難的。老爸就像開著大怪手,好幾次把因為沒力而掉入放棄泥沼的我挖出來,半強迫地用水柱沖乾淨, 讓我繼續努力往前衝。

大學聯考放榜,成績單寄回家那天,爸爸要我影印一份,父子倆開車到六張犁爺爺的墓前上香。成績單攤開,老爸很小心地用水果壓住四個角,讓爺爺可以清楚看到上面的分數。燒紙錢時,老爸把榜單影本一起放進爐子裡,口中用客家話唸唸有詞。

「不公平,你說什麼我聽不懂,這可是我的成績單吔,你炫耀什麼我也要聽。」

我坐在墓園矮牆上,雙手撐在兩旁,腳懸空晃啊晃,愜意地看著蹲在爐旁的老爸, 紅紅的火焰在爐裡此起彼落,推出一陣一陣的煙灰。這時我發現,似乎是被煙薰的, 老爸的眼角泛出了淚光。

那是第一次我發自內心認為,能夠考到好成績,真是太棒了。



本文節錄自: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爸,再見:我與父親的真情對話》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