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 家庭教育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段考的喧囂終於落幕,相信家長們和孩子都鬆了一口氣!   無論成績是喜是憂,此刻都不是句點,而是一個「重新校準」的黃金時機。您知道嗎?那張寫滿紅字藍字的考卷,其實是孩子專屬的「學習藏寶圖」!   只對答案、訂正錯誤,我們只做對了一半。更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讀懂考卷」,從中找出真正的「得分點」與「失分點」。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套 「4步驟考卷分析法」,把考卷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 步驟一:【歸納失分原因,對症下藥】   別急著責備分數,先一起找出失分的「根本原因」。   ① 粗心大魔王: 「啊!這題我看錯了/計算錯了!」 → 解決方案:練習專注力、培養驗算習慣。   ② 觀念迷霧 ️: 「這個觀念我好像懂,但又不太確定。」 → 解決方案:回到課本,把模糊地帶重新學透。   ③ 審題陷阱 ️‍♂️: 「我看太快,沒注意到題目問的是『不正確』的。」 → 解決方案:練習圈出關鍵字,放慢讀題速度。   ④ 技巧生疏 ️: 「我知道要用這個公式,但算得太慢/用得不熟。」 → 解決方案:針對特定題型,加強練習量。     ✍️ 步驟二:【打造錯題筆記本】   所有錯題都是珍貴的數據!一本好的錯題本,應該包含:   原題目: 抄下或剪下題目。   錯誤分析: 用自己的話寫下「當時是怎麼想錯的?」   正確解法: 寫下正確的思考路徑與答案。   重點標籤: #一元一次方程式 #過去完成式,方便日後複習。     ✍️ 步驟三:【找出得分強項,建立信心】   分析考卷不只看錯誤!更要看看孩子「在哪裡得分?」,是計算題、閱讀題、還是圖表題?大力稱讚他做得好的地方!讓他知道自己的優勢,這份信心是前進的最大動力。   ✍️ 步驟四:【規劃下階段的進步路線】   分析完後,和孩子一起規劃接下來的讀書計畫。   目標明確: 「我們下次月考,目標是減少一半的粗心題。」   方法具體: 「每天多花15分鐘,複習錯題本上的觀念。」     一張考卷,可以只是一張紙,也可以是帶領孩子進步的羅盤。讓我們陪孩子一起,從每一次的測驗中,找到成長的養分!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 段考結束了,然後呢?考卷不是對完答案就結束!】 2025-11-13 2026-11-13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11-13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2577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在兒童福利、心理健康、少年司法領域,甚至是某些教育環境中,大家常常會關注孩子沒有完成的事情或他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然而,改變這種思維模式,轉而聚焦於孩子已經做了什麼以及他們的優點,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四個策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夠成功

孩子的生活經歷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這些經歷有時可能充滿了傷害、挫折和失望。作為照顧者,我們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現他們的優勢、長處和興趣,並讓他們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

為何行為改變如此困難?

改變習慣向來不容易,無論是戒菸、開始運動還是控制脾氣,這些行為的改變往往需要多次嘗試和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所以,什麼能促使人們改變行為?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實現這些改變?要知道,改變自己已經是件複雜的事,幫助他人改變更是充滿挑戰。

行為改變的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孩子的個人因素,如他們的優勢、資源、信念和生活經驗,大約占了影響力的40%。其次,孩子與大人之間的關係也非常重要,占影響力的30%。如果孩子感受到來自大人的同理、接納和支持,這樣的關係就會成為他們行為改變的強大動力。

此外,對於改變的期待和希望也很關鍵。孩子是否相信自己能夠改變?如果他們嘗試新行為,是否有信心成功?大人是否向孩子傳達了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儘管這些因素只占影響力的15%,但它們仍然對行為改變至關重要。

最後,促成改變的實際方法和策略也占了15%。照顧者和組織採用了哪些策略?他們如何看待孩子的改變過程?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行為改變的成效。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有助於增強他們改變行為的能力和意願,同時也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以下是幾個有效策略:

1. 支持孩子發展技能

在鼓勵孩子嘗試新行為之前,確保他們已具備必要的技能,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運用這些技能。這不僅是讓他們學會做某些事,更是要讓他們相信這些技能能幫助他們實現目標。

2. 給予具體且正向的回饋

回饋應該針對孩子的行為,而非他們的性格。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並促使他們在未來繼續採用正確的行為。

3. 創造成功的機會

成功能夠帶來正向動力,使孩子更願意再次嘗試新行為。照顧者應確保孩子能夠在嘗試新行為時體驗到成功,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4. 提供成功的榜樣

孩子往往會以同齡人為榜樣,看到別人的成功能激勵他們去嘗試新事物。因此,讓孩子有機會與那些擁有成功經驗的同齡人互動是非常重要的。

5. 提供鼓勵和支持

支持必須是真誠且針對個人的。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並且提供他們所需的資源和幫助,這樣他們才能放心地去嘗試新事物。

6.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如果孩子害怕失敗,他們往往會選擇不嘗試。幫助孩子找到克服恐懼和焦慮的方法,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行動力。

通過這些策略,照顧者可以幫助孩子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任務,並在嘗試中取得成功。這不僅讓孩子們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也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照顧者的責任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每一天都能向著更好的未來邁進。

文章取自: 四要點增進自我效能感,讓孩子相信自己能成功|親子天下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