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明明已經很認真了,還是考不好?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在台灣,品格教育的討論越來越多,但真正落實的情況卻往往令人擔憂。政府強調108課綱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也開始推動相關活動,然而,這是否真的改變了孩子的行為模式?或者,這僅僅是另一場「形式教育」,最終仍淪為紙上談兵?   家庭教育的斷層:家長的角色失衡   品格教育的第一站是家庭,但現實卻是,許多家長自身對於品格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成為孩子價值觀混亂的源頭。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但當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選擇用威嚇或懲罰來解決,而非透過對話來培養真正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父母本身的行為往往與其教導孩子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隨口說謊,或是在駕駛時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其實早已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現代家庭結構的改變也帶來挑戰。雙薪家庭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給補習班或安親班,讓品格教育變成了學校的責任。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情況日益增多,許多孩子缺乏穩定的價值觀導師,轉而向社交媒體、網路社群尋找認同。這種缺乏家庭核心教育的狀況,使得品格教育變得更加困難。   學校教育的困境:品格教育的「工具化」   學校是品格教育的重要推動者,然而,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否真正將品格教育視為核心?許多學校雖然設立品德課程,但在升學壓力與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下,這些課程往往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加項目。教師必須應付繁重的行政工作,難以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深度的品格引導。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學校的品格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例如,學校可能會強調學生要有同理心與責任感,但當學生面對霸凌事件時,學校往往選擇息事寧人,以維護校譽,而不是站在受害者立場進行正義的伸張。這種「選擇性品格教育」,不僅讓學生感到困惑,更可能導致他們對道德價值的信念崩解。   社會環境的影響:價值觀的混亂與挑戰   在數位化時代,孩子接收資訊的來源已經不再侷限於父母與學校,網路成為他們的第二個世界。然而,網路上的價值觀充滿矛盾與衝突,從社交媒體的炫耀文化、網紅的快速致富神話,到網路霸凌與匿名攻擊,孩子在這種資訊環境中,該如何確立自身的價值觀?   此外,台灣社會本身在品格教育上的示範也未必盡善盡美。政壇的權謀操作、商業界的造假醜聞、媒體的譁眾取寵,這些都讓孩子看在眼裡,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可能會質疑:「誠實真的有用嗎?還是學會投機取巧比較重要?」當社會環境無法提供正面的價值觀指引,學校與家庭的努力很容易被抵消。   如何突破現狀?品格教育的未來方向   要真正推動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課綱或形式化的活動,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家長教育與參與   孩子的品格養成,不能僅僅交給學校,家長應該接受相關的教育與培訓,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   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開放性的道德討論,例如:遇到社會新聞時,與孩子一起分析行為的對錯,而非只是批評。   學校教育的深化   品格教育不能只是「說教」,而應該透過體驗式學習,例如角色扮演、社區服務等,讓孩子從實踐中體會道德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接受更多有關品格教育的培訓,並且在日常課程中融入品格討論,而不是僅僅在「品德課」上講解。   媒體與社會的責任   媒體應該負起社會責任,避免過度渲染負面價值觀,並多報導具有正向示範意義的事件。   企業與公部門也應該展現良好的品格典範,例如:公開透明的政策執行、公平的商業運作等。   結語:品格教育不能只是口號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當前台灣的品格教育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家庭的角色失衡、學校教育的形式化、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讓品格教育的實踐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我們真心希望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是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讓品格教育成為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核心價值,而非僅僅是一堂課,或是一張考卷上的題目。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明的孩子,更是具有道德勇氣與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品格教育只是口號?臺灣孩子的道德養成正在失控!」 2025-03-25 2026-03-25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kids/content/index/26157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孩子不笨、更不是懶,而是沒能掌握學習方法

▌ 與其不斷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安親班,

▌ 讓孩子在不斷反覆抄寫作業、考卷中度過學習時光,

▌不如陪伴孩子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

----

孩子不笨、更不是懶,而是沒能掌握學習方法

「老師,有什麼輕鬆拿高分的學習秘訣呢?」

過去,我在中學服務時,常會遇到一些孩子這麼問我。

我好奇反問:「為什麼這樣問?」

「就是,我明明已經很認真了,還是考不好。我爸媽都覺得我太懶,不夠努力,可是,我明明都有讀書,但成績還是不好呀!」

-----

看得出來,這些孩子在課業學習上,感到相當挫折。

已經投入心思了,卻被大人誤會為偷懶、擺爛,這麼一來,連僅存的學習興致都消失了。

*

所以,我現在常在演講中提醒家長:「別再數落孩子了!」。

請相信,沒有任何孩子天生想把學習搞砸;如果可以考得好,誰想總是不及格?

與其不斷碎念或威逼,協助孩子面對學習的瓶頸。

然而,孩子們也常這麼說:「真羨慕我們班的學霸,我看他輕輕鬆鬆就能拿高分,真不知道是怎麼讀書的?」

我們常以為學霸同學天賦異秉,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如何用功的。甚至,你去問他,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他們確實是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

只是,關於學習策略,一般人常存在著些許誤解,有待釐清。

*

首先,不少人認為,只要知道某些學習策略,就能「輕鬆拿高分」。

這真是天大的迷思。學習策略能提升你的學習效率,改善你的學習表現,但不代表你不需要花費心思。而當改變或使用新的學習策略時,一開始可能得花費更多力氣,直到習慣成自然,同時逐漸看見成效時,就會如倒吃甘蔗。

第二,不少人以為,所謂學習策略就是一些記憶術或筆記技巧。

複習、記憶、閱讀理解及筆記等,確實是重要的學習策略;但學習策略不只這些,還包括:時間規劃、資源管理、抵擋誘惑、學習動機、自我激勵、壓力調適……等。甚至,這些通常只是一項「策略」或「技巧」,還是一種生活習慣

最後,還有許多人以為,學習策略就是一套固定的程序;只要把學霸的學習方法拿來複製,人人都能成為學霸。

事實上,學習策略是多種學習技巧的組合。

每個孩子在學習上的困擾都不同,需要側重的學習技巧也不盡相同,你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

*

在這個知識大爆發的時代,「學習如何學習」早已比「學習到什麼」還重要
與其不斷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安親班,讓孩子在不斷反覆抄寫作業、考卷中度過學習時光,不如陪伴孩子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

劉軒老師今年出版的《不敗學習力》一書,是適合中小學生自行閱讀的學習工具書,大受歡迎。
這次,劉軒老師又推出線上課程,透過51堂課、八大主題,循序漸進讓孩子掌握有效學習的技巧,不只改善在校成績表現,
更能成為終身學習者。

大部分的孩子,真的不是笨,更不是懶;他們需要的是鼓勵和讚賞,更需要學會有效的學習技巧

----

--------

----

--

文章出處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kids/content/index/26157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