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他考上台大醫學系卻不能去念,放榜後,他對自己的書包和文具用品深深鞠躬:18年來謝謝你們陪著我,敬禮!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前幾天和一群媽媽朋友聚餐,一位媽媽笑著說:「我其實不是很會當媽媽,但每天還是硬著頭皮演出『好媽媽』的樣子。」   那句話像打開了壓力閥,其他媽媽們也紛紛點頭苦笑。 我們努力讓孩子快樂、讓自己情緒穩定、讓家庭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內心卻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好」。   這份自我懷疑,說穿了,是一種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乖文化」在作祟。   在家庭、在學校、在職場,我們從小被教導要乖──聽話、懂事、不惹事──而成為媽媽後,「乖」變成另一種樣貌的壓力:妳要溫柔但堅強,隨和但能幹,不可以生氣,也不能太自我。     乖,是我們無形的監牢 這些年在教育現場與親子講座中,常聽到家長說:「我家小孩很乖。」 但仔細一問,乖是什麼?是會唸書、聽話、不頂嘴?還是不吵不鬧、不造成麻煩?   如果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乖」其實代表的是——要照著大人期待的樣子活。 久而久之,不只孩子,連我們大人也被這種期待綁架,變成「要做對的事」的機器,不容許出錯,也不敢表現脆弱。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長大了、成為父母,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在問: 「我這樣夠不夠好?」 「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這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活在一個需要你一直乖下去的社會。     父母卡在矛盾裡,孩子也跟著窒息 社會學者藍佩嘉指出,現代教養的困境可以歸納為四大矛盾,讓我們既想改變,又不敢放手:   1️⃣ 想擺脫上一代,卻又不得不依賴他們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常常告訴自己:「我不要像我爸媽那樣對我孩子。」但真正開始帶小孩後,卻常常發現自己一轉身,就複製了爸媽那一套。 尤其是在需要長輩幫忙接送、照顧時,更容易陷入「口頭反對,但實際依賴」的窘境。上一代的價值觀不一定錯,但衝突就在於我們無法完全照搬,也無法全然放下。   2️⃣ 想孩子快樂,卻怕他跟不上進度   我們希望孩子在愛與自由中長大,不要再被逼著補習、比名次、學才藝。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了兩種語言、三種樂器,還拿全校前五名時,心裡又開始擔心:「我是不是害孩子輸在起跑點?」   這種矛盾在中產家庭中尤為明顯。因為越有資源的家庭,越能看見不同教育方式的可能性,也越知道社會競爭的現實殘酷。孩子的快樂,常常被大人焦慮地算進了升學策略裡。   3️⃣ 付出越多,越感覺自己不夠好   這是一個讓家長背負所有的社會──孩子功課不好,是不是家長沒管?情緒不穩,是不是家長太常生氣? 家長不是做得不夠,而是被社會放在「必須無懈可擊」的位置。   4️⃣ 爸爸想參與,卻被結構推開   許多爸爸不是不想陪伴,而是現實讓他們難以踏入育兒場域——工時長、壓力大、社會從一開始就沒真的讓爸爸進來育兒的空間。 而媽媽,只好默默撿起所有遺漏的責任。       怎麼教孩子,其實也藏著我們怎麼對待自己   想教出快樂、健康、有自信的孩子,首先得從我們自己開始練習做這幾件事:   ✅ 允許自己犯錯:不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不害怕失敗的孩子。 ✅ 表達情緒也沒關係:家長不是聖人,情緒穩定不是「永遠沒脾氣」,而是願意覺察與修復。 ✅ 多說孩子做得對的事:比起一味糾正,肯定孩子努力過的每一步,才能累積他做決定的勇氣。 ✅ 關注孩子的內在,而非表現:不是考幾分,而是他有沒有投入、享受學習的過程。 ✅ 做榜樣,而不是完美人設:你真誠面對生活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最後,記得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每個爸媽—— 孩子不需要我們做到100分,他們只需要一個願意愛、願意學習、願意一起變好的父母。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不是家長不夠好,是這個社會太會要——當我們活成別人眼中的「乖」》 2025-04-16 2026-04-16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47 ...


 考前一晚他念完書後,站起來,對著桌上的書、筆、文具,抬手敬禮,
 謝謝他們多年來的陪伴,也謝謝自己,
 「總是在每一個路口選擇了較辛苦的那條路。」

----
----

他考上台大醫學系卻不能去念/王蘭芬

大家還記得我訪問過的三個又會念書又超搞笑的建中生嗎?
(原文請見:王蘭芬臉書:https://bit.ly/3My0VmI

 ----

最近各個學校醫科二階陸續放榜,(圖書館王子)蕭椏杰跟(建中1%)林宸緯的分數都符合至少兩個以上學校的標準,最後公布成績的台大醫科今天放榜,我趕緊跟他們聯絡,然後自己在家對著電腦歡呼。

----
椏杰決定去念成大醫科,宸緯正取夢想以久的台大醫科。

----
但沒幾分鐘後,本來因為太感動而流下的熱淚,瞬間冰涼。

----
因為明明正取台大醫學系的林宸緯,卻跟我說他不能去念。


「為為為什麼?」我太驚訝了,一直在LINE上打錯字。


「因為我繁星上了陽明,規定只要繁星上了就不能選擇別的學校。」

「但我記得你之前才跟我說你去陽明面試啊,陽明跟其他醫學系面試的時間差不多不是嗎?」


「對,陽明上禮拜才放榜。」

「所以你在準備所有學校二階的同時並不知道你繁星最後會不會上對嗎?」


「是啊。」

「我怎麼記得繁星應該是三月就放榜。」

 

「一般是這樣沒錯,但只有醫學系跟牙醫系需要面試,而面試統一跟所有二階一起在五、六月進行,導致我們必須同時準備繁星跟學測的二階考試跟面談。」
「那現在都放榜了,你可以放棄繁星嗎?」


「不行,繁星一旦錄取,就不能走個人申請,只能參加分科考。」
「換句話說,只有繁星不錄取你的份,你沒有權利放棄繁星的錄取?」
「也可以這麼說沒錯。」


我發呆了幾分鐘,深呼吸好幾遍才再打字,「那你當初對於繁星上陽明有把握嗎?」
「應該算是有吧。」


「但你還是全力去拚台大的考試跟面談?」
「是啊,台大醫學系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無論如何還是想全力一搏,就算考上不能念也沒關係。」


「阿姨怎麼覺得這麼難過…。」

沒辦法,這就是我們這一代要面對的制度。」宸緯還安慰了我半天,他說,「當初繁星我跟爸媽老師討論過,的確台大醫太難考了,考前真的沒有把握會不會上,所以保留陽明也是很重要的機會,陽明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校,既然這是我們共同的決定,現在心情十分平靜,也很高興自己到底還是完成了從小到大的夢想,我考上台大醫學系了!」


「陽明能收到你這樣的好學生,真是幸運。」


宸緯傳給我一個笑臉,「我相信上天這樣的安排一定是有道理的。」
而與椏杰,我也打給他討論了一下,因為他決定放棄北醫選擇成大。


「你家就住台北,為什麼不想去北醫呢?」當媽媽的我總是從媽媽的角度看事情。
「我有研究一下這兩個學校的特點,成大因為是國立的,學費只有北醫的一半,北醫雖然如果同時有被台大、陽明錄取的話可以有全額獎學金,但第二學期開始成績必須達到班上前百分之三十,才能繼續有優惠,萬一沒有獎學金,學費對我來說有點壓力。」


「啊,所以是經濟上的考量嗎?」

「這只是其中一個吧,主要還是上網去做了一些功課,覺得成大的特色比較吸引我,我希望多一些做研究的機會,最重要的一點,是想去選修或旁聽別的系的課,成大是綜合性大學,相信會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學習。」


「你真的好懂事啊!那你媽媽怎麼想呢?」

「家人對這方面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完全尊重我的決定,從小到大一直是這樣的。」


「那她會希望你將來回北部來工作嗎?」
「我覺得現在念哪個醫學系都一樣,只要好好念,將來要去哪個醫院都會有機會的。」


「哇,接下來就要開始全新的生活耶。」
「對呀,我要去闖天下了。」(開心)


跟宸緯還有椏杰說完話後,原本一早豔陽高照的外面下起雨來,但我心情卻像是從雨天恢復成晴天,真的很謝謝何廢料把兩位優秀的同班同學介紹給我訪問,讓我有機會認識宸緯跟椏杰。


他們都才十八歲,卻都已經拚命學習了十八年,就像宸緯在考完最後一科台大醫學系二階後寫的臉書〈敬禮〉裡面說的,「常常有人問你,想考台大、想考醫科、想考台大醫科要準備多久?你總是靦腆地回答,高中好好掌握進度,高三好好衝刺,大概就夠了。不,絕對不是這樣。我知道你的衝刺和努力絕對不只半年、一年或三年,為了這個終極的目標,你足足衝刺了十八年!


考前一晚他念完書後,站起來,對著桌上的書、筆、文具,抬手敬禮,謝謝他們多年來的陪伴,也謝謝自己,「總是在每一個路口選擇了較辛苦的那條路。」(宸緯的文章請見下文)


我也想跟兩個同學敬禮,不只是為了優秀的學科表現,更為了他們心靈上超出年齡的強壯,宸緯生在小康之家,爸爸每天騎機車載他上學,椏杰是單親家庭小孩,媽媽在百貨公司賣衣服扶養他跟妹妹,一開始就知道這世界沒有所謂真正的公平。


靠著自己他們走了這麼遠,即使最在意的大考必須面對制度的某些缺陷,他們還是笑笑的,感謝一切,然後準備迎接下一步的人生挑戰。

每次一想到他們,我腦中就出現何廢料幫椏杰拍的穿牆影片,以前建中圍牆是磚造的,同學們都爬牆進出,現在改成全部欄桿不好爬,椏杰就穿欄桿而過。https://www.youtube.com/shorts/X8L7ts-kMAQ


好像這世界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他們前進。

 



敬禮 / 林宸緯

親愛的林宸緯:
我昨晚見你輕輕靠上椅子,獨立桌前,凜凜地併攏雙腳。一切就緒。書包、文具、書本都擺好。你緩緩地舉起手,向每一支筆、每一本書,這些十八年來陪著你的戰友們,敬禮!


你的手遲遲沒有放下,眼角似乎閃著淚光,就像每一次你有所感動時一樣。


我明白,在前往台大醫學系考試的前一晚,這份致敬對你和你的這些戰友而言,別具意義。


自幼父親告誡你,想考台大,從國小以前就得開始準備。印象中,從國小起,你每一次月考都想要拿第一名,每一次表現都被期勉爭取最高榮譽;上台發表,你逼自己以一定要是全場講得最好的;參加比賽,你總是全力練習力求完美⋯⋯一直到今天,你仍是如此,即將踏入醫學系面試的崇高殿堂之際。


小時候朦朧的幻影即終於要實現了,奮鬥歲月裡終點就在眼前了。我知道常常有人問你,想考台大、想考醫科、想考台大醫科要準備多久?你總是靦腆地回答,高中好好掌握進度,高三好好衝刺,大概就夠了。不,絕對不是這樣。我知道你的衝刺和努力絕對不只半年、一年或三年,為了這個終極的目標,你足足衝刺了十八年!


八年。這十八年,你說,你很感謝你的爸爸媽媽,我同意,他們真的太用心、太愛你,傾注一切資源、訓練和陪伴,只願成就今日你的光榮。

你說,你很謝謝教過你的師長、陪伴過你的同窗摯友和知心知己。我也同意,他們帶給你知識、方法以及鼓勵,讓你總是能平坦順遂的向前。

但是,你知道嗎,親愛的林宸緯,這十八年,我更想謝謝你,沒錯,就是你。

親愛的林宸緯,謝謝你總是在每一個路口選擇了較辛苦的那條路。在國小即使被老師說你沒有音樂性,你仍堅持練琴;國中即使作文寫不好,你仍一直參加比賽、投稿;高中毅然選擇課業最重的第一班群(數物化生),雖然你總是嚷著以後用不到物理;最後學測完,你選擇了申請入學,雖然備審資料和面試刁難曾讓你無數次的哭泣,甚至想要分科。

親愛的林宸緯,謝謝你,即使走到這每一個關口,你都沒有放棄,反而盡可能把做到完美。而這一做,就是十八年!


看著你向十八年你所有的戰友敬禮,我哭了,哭得熱淚灼傷。因為此刻,我更想向你,我心目中永遠最棒最閃耀的林宸緯,行最敬禮!


今天,十八年所有的正式考試都結束了。我知道你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想做。好好休息,繼續築夢吧!
----
----
----
----
----
文章出處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4702?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mf_post&utm_campaign=citi&fbclid=IwAR0rYI9H31jF9NInumf9Ei9x4OYL4Un30qp7o4p3wdXf_srKjO_vPHTAWRM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