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2023大學學群起薪排名》跨領域人才需求增加,綜合型大學愈來愈吃香!104教育長:選擇有興趣的科系,比較有熱情,發展機會也更大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最近的一天,我和小寶在廚房裡忙得不可開交。原本只是想和孩子一起做點點心,卻意外變成了一堂五感學習課。我們先一起到菜市場採買,讓小寶用小手挑選香甜的南瓜和紅蘿蔔,他好奇地摸摸葉菜、聞聞香料。回到家裡後,在媽媽的幫助下,小寶自己清洗蔬菜、捏麵團,學著每一步細心操作。看著他專注的模樣,我內心充滿了喜悅:原來日常生活裡,就有許多學習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太容易把「學習」局限在成績、考試,卻忽略了生活本身,就是最天然的教室。孩子不僅能在日常中練習感官知覺,更能培養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信心。現代家庭忙碌,學習往往被切割成獨立的時段,但其實,只要用心,每個平凡的小日子,都是孩子成長的養分。   做飯的過程充滿歡笑,菜香與音樂環繞廚房。我輕聲問他:「小寶,為什麼要洗菜呢?」他抬頭笑著回答:「洗乾淨的菜菜才香噴噴呀!」聽著這樣天真的回答,我更堅信,陪伴孩子去發現世界,比單純教導知識更重要。父母其實不需要多麼專業,只要用心引導、善用生活素材,就能在孩子心中種下探索的種子。   晚上,我抱著小寶一起看繪本。他最喜歡聽故事裡小兔在人類的城市冒險,不時把今天的經歷和書中的情節連結起來。「媽媽,書裡的菜市場和我們去的好像哦!」他瞪大眼睛說。我告訴他:學習不是遠在天邊,它就在身邊,只要我們願意一起發現。其實,父母可以試著安排更多親子共學的小行動,比如本週末一起做一頓飯,或是出門數一數公園的鳥兒,讓孩子在遊戲和互動中,自然而然建立信心與知識。   我心裡也默默想著,若是學校、政府和社會能多推廣這種「生活即學習」的觀念,讓親子教育不只是考試導向,那麼,孩子的成長之路會更溫暖、更多元。或許,一場親子市集、一堂家庭共讀講座,就能成為孩子心中難忘的學習記憶。   陪伴,就是最美的教育。從今天起,我們不只陪伴,更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因為我相信:只要有愛與陪伴,每個孩子都能綻放光芒,勇敢向前。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4119.html 「最好的學習,不是課本,不是補習班,而是一次又一次,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小小冒險」 2025-04-26 2026-04-26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411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411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2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4119.html

Language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1 ...

受到少子化及產業大缺工影響,加上疫後產業重新動起來,其實,今年國內大學畢業生起薪續漲中。至於念哪些大學與學群,畢業起薪最佳?《遠見》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最新獨家調查,發現中央大學工程、人文兩學群均崛起,台大則在多個學群維持領先。至於私校,中原有驚豔表現。

台灣少子化浪潮加劇下,各產業大缺工潮也從去年開始湧現,並帶動大學畢業生起薪成長。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指出,四年前,大學畢業生起薪還停留在2.8萬元到3萬元之間,但如今大學畢業生起薪已經來到3.1萬元到3.2萬元之間,今年預計薪資展望還會更好,主因是台灣各產業缺工嚴重,人才愈來愈搶手。

104人力銀行教育長王榮春進一步指出,企業釋出百萬工作機會,目前每一位大學畢業生手上至少有2.5份工作機會,過去「人求事」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事求人」時代已經到來,他建議,大學準新鮮人在選擇就讀哪所學校及科系時,可以盡量以自己興趣為出發點,未來才有學習動力,而不必像過去一樣,遷就起薪較高但自己卻不感興趣的科系。

今年,《遠見》持續與104人力銀行獨家合作,過去兩年針對十年來就業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2023年為反映資料的有效性,僅分析最近五年內的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實際月薪數字,同時參考教育部畢業科系的分類方法,主要分析「工程」「商管」「社會人文」三大學群,持續觀察三大就業熱門學科領域的起薪變化。

 

起薪同步成長:工程學群領先,商管學群、社會人文學群緊追

首先,在「工程學群」方面,包含電機、電子、機械、環工、化工、材料及土木等科系,都是當前許多企業徵才的熱門科系,因此,相較其他學群,這些科系畢業生的起薪不僅在這幾年一直居領先地位,薪資成長幅度也是最高。

以今年工程學群的畢業起薪,領先學校為陽明交通大學及臺灣大學,都以4.3萬元起薪並列冠軍,中央大學為4.2萬元,緊追在後,比起去年第四名,名次與起薪都有提升。相較於去年即便第一名的工程學群起薪,只有4萬元,可見企業需才孔急。企業攬才,除了積極深入大學,甚至往下至高中職培養未來人才外,在起薪上,也開始進一步提高待遇,以吸引優秀人才進來(見表1)。

 

圖/三大產業雇主認定最佳畢業生TOP10

 

圖/2023工程學群起薪排行

 

起薪排名第二的學群為商管學群,台大管院持續奪得第一,政大與去年相同為第二名,成大則排名第三。薪資表現上,與工程學群相同,商管學群今年的起薪也成長;從去年排名最高4萬元,今年提升至4.2萬元,政大為4.12萬元,緊追在後的成大也有4萬元起薪,這些領先的學校,在起薪上都有微幅進步(見表2)。

 

圖/2023工程學群起薪排行

 

就連學群起薪排名第三的社會人文學群,去年排名台大奪得第一,起薪為3.5萬元,今年也成長到3.6萬元;中央大學今年拿下第二名,起薪為3.5萬元,相較於去年的第二名,也加薪了500元;排名第三為政大及陽明交大,起薪為3.5萬元,也較去年的第三名,起薪加了700元(見表3)。

 

圖/2023社會人文學群起薪排行

 

從上述三大學群明顯發現,今年各大學群的領先學校,畢業生起薪都有顯著成長;尤其,在全球少子化浪潮下,台灣人才一直受到許多國家歡迎,紛紛跨國來搶台灣人才,也間接促成國內企業的調薪。

鍾文雄指出,雖然大學畢業生起薪已開始逐年攀升,但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起薪仍不高,也就更吸引國際企業來台搶才,加上台灣人才素質非常好,「無論是私德、公德、品德都很不錯,日本早就很喜灣台灣人才,」尤其是科技業,跨國企業從亞馬遜、Google、Line都在搶台灣人才,本土企業要留才,在起薪待遇上就必須再加碼跟進。

 

企業強調人才要跨領域,綜合型大學無論國私立都愈來愈吃香

此外,今年在排名變化上,雖然台成清交始終占有一席之地,但國立大學方面,中央大學今年都擠進三大學群前五名,私立大學中,中原大學也表現亮眼,雖未名列前五名,但在三大學群都超越過去表現良好的老牌私立學校;尤其去年新生報到率,相較於其他私校缺額嚴重,中原卻是百分之百報到率。

鍾文雄的解讀是,中原大學這幾年辦學用心外,行銷上也做得非常好,加上綜合型大學在這幾年愈來愈吃香,以今年表現亮眼的中央及中原來說,都屬於綜合型大學,從工程到文法商都囊括。在今日企業愈來愈強調跨領域人才,綜合型大學的優勢,學群多元化,學生選修多,進而也帶動人才的素質。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104人力銀行所調查的近十年全產業薪資來看,除了產業別的薪資差距外,在地緣關係上,北中南地區的薪資差距雖然依舊存在,但也在縮小中,從過去北部對南部為1.4倍,如今差距僅1.1到1.2倍而已,不過,雖然差距縮小中,但並未阻礙南才北漂;換言之,南才依舊北漂,理由是,雖然在北部拿4萬元月薪,扣掉房租後,無法存錢,而在南部拿3萬元月薪,因為住在家裡,不僅不必付房租,南部生活費相對便宜,較能存錢,但鍾文雄表示,大部分工作者還是會追求數字上的成就感,即使存不了錢,但也比較有面子。

換言之,以今年的調查來看,工程學群依舊吃香,而名校加上當紅產業,加上北區,依舊是比較好的薪資待遇。

三大學群外,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第四季開始,由於疫情減緩,服務業人力需求超越電子資訊半導體產業,成為第一。

但從薪資表現上,住宿餐飲業的薪資待遇還是不高,即使上市櫃的飯店及餐飲業,薪資排名也是敬陪末座;尤其受到疫情影響,服務業是與人接觸的行業,更容易波動,導致現在各大學在招生上,餐飲相關科系及學校也在慢慢萎縮中,剩下國立高雄餐旅等學校。

雖然服務業大缺工,但招生不樂觀,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是有很多人都因為喜歡與人接觸,願意投入薪資待遇較低的服務業,也因此,鍾文雄給學生的選校選系建議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追求高薪,還是要看每個人對自己生活與成就感的定義。」

 

盤點四個方向:從探尋熱情出發,做好人生第一次生涯決定

事實上,這也呼應了104教育長王榮春,從職涯選擇上,對學生選校選系的建議。

王榮春表示,對現在學生而言,未來畢業找工作已經不是大問題。當每個畢業生都擁有至少2.5份工作機會時,現在的學生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系及大學就讀?他提供四個參考方向。
 

一、了解自己的才能與熱情:

首先,善用學測成績考得較好的科目,避開成績不好的考科去填選科系,尤其,各大學校簡章在科系進入門檻上都有詳列相關要求,可作為參考。

其次,不妨翻閱過去高中生涯規劃所填的學習單及測驗結果,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在哪一塊較突出;或是詢問身邊親朋好友,「未來五到十年,你認為我適合什麼工作?你看到我有哪些特質?」透過第三者觀點,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

 

二、檢視自己過去唸高中時的成長經歷,準備備審資料以供面試:

將過去三年的成長經歷進行盤點,將相關經歷挑選出來;例如,做過哪些自主學習、參加過哪些社團、活動、營隊及比賽,這些都能加分;若沒有也可以另類思考;例如,想就讀財會科系,高中卻沒有加入相關社團怎麼辦?但若參加的是熱舞社,卻曾在社團裡負責財務事宜,也能加分。如果這些經驗也沒有,那就從喜歡看的書籍及影片出發,寫出心得。

 

三、從了解環境變化及產業發展趨勢來選填志願:

首先,台灣已邁入高齡化,未來高齡商機,包括心理輔導、諮商、護理等,都需要專業人才。

其次是產業資訊化,相關科系從資訊、資工、數學、AI學程等起薪也較高,即使大學唸的是文法商科系,也可以透過輔系、雙修等來學習資訊相關科系,為未來職涯加分。

第三,服務業愈來愈客製化,關於服務學習、服務設計、創意創業等學程也將是趨勢,對於有意加入服務業的學生,不妨在校多選修這類課程。

第四是產業綠色化,環保觀念日盛,綠色永續人才需求大起,新的職務如永續管理師等也因運而生,建議進入大學可進修與ESG相關課程。

 

四、選填志願前要多了解各校系現況:

除了各校官網外,學校體質也要了解(註冊率、轉系、雙修、學程、書院、交換、實習、獎學金、雙聯、直升研究所,及善用校友資源);或是善用其他資源,例如,ColleGo!(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104升學就業地圖談科系出路及校友分享等,都是最佳的參考來源。

學測後,學生在迎來人生第一次生涯決定之際,除了做好功課,參考多元資料外,王榮春建議大家:「選擇自己想學的科系,比較有熱情,未來發展機會也更大。」

 

 

本文轉載自 遠見雜誌:原標題〈《遠見》╳104「2023大學學群起薪排名」:中央崛起、台大仍領先〉




新聞出處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125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