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創意親子共讀 打造互動「心」溫度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前幾天和一群媽媽朋友聚餐,一位媽媽笑著說:「我其實不是很會當媽媽,但每天還是硬著頭皮演出『好媽媽』的樣子。」   那句話像打開了壓力閥,其他媽媽們也紛紛點頭苦笑。 我們努力讓孩子快樂、讓自己情緒穩定、讓家庭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內心卻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好」。   這份自我懷疑,說穿了,是一種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乖文化」在作祟。   在家庭、在學校、在職場,我們從小被教導要乖──聽話、懂事、不惹事──而成為媽媽後,「乖」變成另一種樣貌的壓力:妳要溫柔但堅強,隨和但能幹,不可以生氣,也不能太自我。     乖,是我們無形的監牢 這些年在教育現場與親子講座中,常聽到家長說:「我家小孩很乖。」 但仔細一問,乖是什麼?是會唸書、聽話、不頂嘴?還是不吵不鬧、不造成麻煩?   如果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乖」其實代表的是——要照著大人期待的樣子活。 久而久之,不只孩子,連我們大人也被這種期待綁架,變成「要做對的事」的機器,不容許出錯,也不敢表現脆弱。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長大了、成為父母,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在問: 「我這樣夠不夠好?」 「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這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活在一個需要你一直乖下去的社會。     父母卡在矛盾裡,孩子也跟著窒息 社會學者藍佩嘉指出,現代教養的困境可以歸納為四大矛盾,讓我們既想改變,又不敢放手:   1️⃣ 想擺脫上一代,卻又不得不依賴他們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常常告訴自己:「我不要像我爸媽那樣對我孩子。」但真正開始帶小孩後,卻常常發現自己一轉身,就複製了爸媽那一套。 尤其是在需要長輩幫忙接送、照顧時,更容易陷入「口頭反對,但實際依賴」的窘境。上一代的價值觀不一定錯,但衝突就在於我們無法完全照搬,也無法全然放下。   2️⃣ 想孩子快樂,卻怕他跟不上進度   我們希望孩子在愛與自由中長大,不要再被逼著補習、比名次、學才藝。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了兩種語言、三種樂器,還拿全校前五名時,心裡又開始擔心:「我是不是害孩子輸在起跑點?」   這種矛盾在中產家庭中尤為明顯。因為越有資源的家庭,越能看見不同教育方式的可能性,也越知道社會競爭的現實殘酷。孩子的快樂,常常被大人焦慮地算進了升學策略裡。   3️⃣ 付出越多,越感覺自己不夠好   這是一個讓家長背負所有的社會──孩子功課不好,是不是家長沒管?情緒不穩,是不是家長太常生氣? 家長不是做得不夠,而是被社會放在「必須無懈可擊」的位置。   4️⃣ 爸爸想參與,卻被結構推開   許多爸爸不是不想陪伴,而是現實讓他們難以踏入育兒場域——工時長、壓力大、社會從一開始就沒真的讓爸爸進來育兒的空間。 而媽媽,只好默默撿起所有遺漏的責任。       怎麼教孩子,其實也藏著我們怎麼對待自己   想教出快樂、健康、有自信的孩子,首先得從我們自己開始練習做這幾件事:   ✅ 允許自己犯錯:不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不害怕失敗的孩子。 ✅ 表達情緒也沒關係:家長不是聖人,情緒穩定不是「永遠沒脾氣」,而是願意覺察與修復。 ✅ 多說孩子做得對的事:比起一味糾正,肯定孩子努力過的每一步,才能累積他做決定的勇氣。 ✅ 關注孩子的內在,而非表現:不是考幾分,而是他有沒有投入、享受學習的過程。 ✅ 做榜樣,而不是完美人設:你真誠面對生活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最後,記得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每個爸媽—— 孩子不需要我們做到100分,他們只需要一個願意愛、願意學習、願意一起變好的父母。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不是家長不夠好,是這個社會太會要——當我們活成別人眼中的「乖」》 2025-04-16 2026-04-16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129

「從前、從前…有一個喜歡戴著紅帽子的小女孩….」各位家長們是否也有同樣的經驗,
倚在床邊,為寶貝們朗讀著各式童話繪本,哄他們入睡….共讀的時光,愜意美好,成為親子交流的美好互動。
親子共讀,好處多多,不僅限於床畔,只要帶著一本好讀物,就能隨地隨時進行,
看看親子部落客—鏞鏞甫甫媽咪、TK奶爸及盧小桃又是如何發揮創意教養,
藉由親子共讀,打造「心」溫度!

創意親子共讀  打造互動「心」溫度

親子共讀是許多家長喜歡用來與孩子互動的活動之一,但卻也有不少家長頭疼不知該從何下手?其實,國外教育學者早已提出二個實用的建議:一為替孩子提供豐富的家庭閱讀環境;再者,陪孩子看書時,多用對話式共讀(dialogic reading)的技巧。那…其它親子部落客們又有哪些作法呢?

 鏞鏞甫甫媽咪:以自在的心準備親子共讀  雙語讀本有助增進語言發展

許多家長喜歡利用雙語讀本,以增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卻有不少家長擔心自己英文不好怎麼辦?看看鏞甫媽咪怎麼解決?

 從寶寶時期就開始共讀,每天不間斷的鏞甫媽咪,可說是「親子共讀」的最佳實踐者!也因為從小就讓孩子習慣共讀,直到現在,兩個孩子仍十分喜歡及享受專屬於家人間的故事時間!她說,「共讀不但能夠拓展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可藉由陪伴,把親子關係維繫得更緊密,這是其他親子活動都無可取代的溫暖感動!」

 鏞甫媽咪表示閱讀雙語讀本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她拿著新到手的雙語讀本表示,「利用書本文字與圖片的輔助,可以變成爸爸媽媽與小朋友培養親子關係與增進語言發展的工具,也能提高爸爸媽媽與孩子相處時光的品質。而這本讀本,適用於各年紀的小孩,小小孩可以圖片為主,等到小學就可以以中英文的方式來閱讀、圖片作輔助。」「親子共讀其實很簡單,只要準備一顆輕鬆自在的心情,與孩子進行雙語讀本共讀,也可讓孩子嘗試看著圖去思考故事情節,都是非常有趣的親子共讀方式喔!」c01b58187a18c57ecec0da892eec9e42-46098.jpg

TK:隨興互動不用怕  一起挖掘創作新故事

許多爸爸對於要和小孩共讀感到頭痛,但對以輕鬆、玩樂方式與孩子進行互動的TK奶爸來說,透過彼此的開心陪伴,讓共讀變得更簡單!

 每天都會為楊寶講床邊故事的TK奶爸,在故事書講到山窮水盡時,開始自己編故事,最近因為新拿到的雙語讀本得到救贖!他表示,「從小楊寶就特別愛看有圖片的故事書,即便看不懂字,也能看圖自己發揮~有時候,還能自己說出跟內容完全不相關的一套故事!」

 除了豐富的圖文外,內含知識性的讀本,可以提供許多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讓他們可以更深入去思考不同議題,從書本中認識這個世界。例如楊寶最近在看的讀本,主軸是一對雙胞胎在荒野探險,認識到地球上已經滅絕、或快要滅絕的動物。小朋友可以跟著故事的角色,一起發掘平常不容易見到的動物,探索他們生活在哪裡?為什麼會瀕臨滅絕?也可以讓小朋友思考怎麼樣才能幫助牠們。TK奶爸分享,「這本是關於北極熊的故事,聽說下一集的故事會是斑驢,雖然斑驢已絕種,但科學家正在努力地復育,希望能讓牠們重回到這個世界上,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能跟孩子一起閱讀真的很好,他可以教我英文,我可以教他中文~即便我的英文不好,也不用太害怕,偷翻後面的中文翻譯就好了!」TK奶爸幽默地說,「有了家長的陪伴,不但可增強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也可以從書裡發現很多有趣新奇的知識,大家也趕快一起來享受閱讀與探險的樂趣吧!」 ffd9a17bc524a3fe696edebee5600113-51672.jpg

盧小桃激發創意與想像力  閱讀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親子共讀只能「讀」嗎?其實,雙語讀本的圖片能成為激發角色扮演及想像力的好工具!和孩子就像朋友一樣相處的盧小桃,就是這樣「演」出創意來!

 盧小桃表示,最近和兒子在看北極熊主題的讀本,「兒子竟瘋狂著迷,除了一天叫我唸五遍之外,我們家現在每天還要角色扮演。」於是,在兒子的指令下,她要扮演媽媽北極熊,兒子則是baby北極熊,都要學著北極熊趴地行走⋯⋯。

 這本讀本插圖可愛,文末更用心介紹了北極熊的習性。」盧小桃補充,「透過這本書認識北極熊,才知道,北極熊的皮膚竟然是黑色的,而且毛也不是我們印象中雪白,而是透明,連我都跟著一起長知識。」了解北極熊的生態、進行角色扮演外,盧小桃也溫馨地表示,在哄睡兒子時,聽到他說,「馬麻把拔跟北極熊爸爸媽媽一樣,很怕baby受傷,是因為很愛自己的baby跟我一樣,我愛把拔馬麻,你們要很安全、很健康。」 a027f24a0d2a7a9af5524ef1f359a1c6-189369.jpg

 這樣的溫馨,是共讀產生的意外美好效應,也讓盧小桃陪著兒子一起閱讀時,不禁想起自己童年。「鎂廷(盧小桃的媽媽)瘋狂買書讓我閱讀,所羅門王的寶藏、木馬屠城記、孤星淚⋯⋯書啟蒙了我,讓我看見不同的世界,到現在依舊熱愛閱讀,都要感謝鎂廷。養成閱讀的習慣,陪他一起好好看一本書,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文章出處  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129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