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孩子越大話越少,爸媽總是煩惱怎麼跟孩子聊天嗎?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在台灣,品格教育的討論越來越多,但真正落實的情況卻往往令人擔憂。政府強調108課綱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也開始推動相關活動,然而,這是否真的改變了孩子的行為模式?或者,這僅僅是另一場「形式教育」,最終仍淪為紙上談兵?   家庭教育的斷層:家長的角色失衡   品格教育的第一站是家庭,但現實卻是,許多家長自身對於品格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成為孩子價值觀混亂的源頭。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但當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選擇用威嚇或懲罰來解決,而非透過對話來培養真正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父母本身的行為往往與其教導孩子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隨口說謊,或是在駕駛時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其實早已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現代家庭結構的改變也帶來挑戰。雙薪家庭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給補習班或安親班,讓品格教育變成了學校的責任。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情況日益增多,許多孩子缺乏穩定的價值觀導師,轉而向社交媒體、網路社群尋找認同。這種缺乏家庭核心教育的狀況,使得品格教育變得更加困難。   學校教育的困境:品格教育的「工具化」   學校是品格教育的重要推動者,然而,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否真正將品格教育視為核心?許多學校雖然設立品德課程,但在升學壓力與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下,這些課程往往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加項目。教師必須應付繁重的行政工作,難以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深度的品格引導。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學校的品格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例如,學校可能會強調學生要有同理心與責任感,但當學生面對霸凌事件時,學校往往選擇息事寧人,以維護校譽,而不是站在受害者立場進行正義的伸張。這種「選擇性品格教育」,不僅讓學生感到困惑,更可能導致他們對道德價值的信念崩解。   社會環境的影響:價值觀的混亂與挑戰   在數位化時代,孩子接收資訊的來源已經不再侷限於父母與學校,網路成為他們的第二個世界。然而,網路上的價值觀充滿矛盾與衝突,從社交媒體的炫耀文化、網紅的快速致富神話,到網路霸凌與匿名攻擊,孩子在這種資訊環境中,該如何確立自身的價值觀?   此外,台灣社會本身在品格教育上的示範也未必盡善盡美。政壇的權謀操作、商業界的造假醜聞、媒體的譁眾取寵,這些都讓孩子看在眼裡,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可能會質疑:「誠實真的有用嗎?還是學會投機取巧比較重要?」當社會環境無法提供正面的價值觀指引,學校與家庭的努力很容易被抵消。   如何突破現狀?品格教育的未來方向   要真正推動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課綱或形式化的活動,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家長教育與參與   孩子的品格養成,不能僅僅交給學校,家長應該接受相關的教育與培訓,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   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開放性的道德討論,例如:遇到社會新聞時,與孩子一起分析行為的對錯,而非只是批評。   學校教育的深化   品格教育不能只是「說教」,而應該透過體驗式學習,例如角色扮演、社區服務等,讓孩子從實踐中體會道德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接受更多有關品格教育的培訓,並且在日常課程中融入品格討論,而不是僅僅在「品德課」上講解。   媒體與社會的責任   媒體應該負起社會責任,避免過度渲染負面價值觀,並多報導具有正向示範意義的事件。   企業與公部門也應該展現良好的品格典範,例如:公開透明的政策執行、公平的商業運作等。   結語:品格教育不能只是口號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當前台灣的品格教育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家庭的角色失衡、學校教育的形式化、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讓品格教育的實踐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我們真心希望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是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讓品格教育成為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核心價值,而非僅僅是一堂課,或是一張考卷上的題目。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明的孩子,更是具有道德勇氣與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品格教育只是口號?臺灣孩子的道德養成正在失控!」 2025-03-25 2026-03-25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276 ...

孩子越大話越少,爸媽總是煩惱怎麼跟孩子聊天嗎?郭葉珍:滿足好奇心,尊重孩子!5個關鍵讓孩子願意跟爸媽分享任何事

其實親子要能聊得起來,就跟朋友聊天一樣,要聊他有興趣的,而且你不會去反駁朋友,人家沒要你給建議,你也不會隨便就給。



滿足好奇心,尊重孩子

有一天我在臉書貼了一張女兒邊晒衣服、我坐在紗門另一邊陪聊的照片,有幾位家長私訊詢問,如何讓自家的「省話一哥」或一姊願意開聊?

對我來說,這是很自然的,因為我很單純就是模仿我媽媽。

我們家手足每週六一定回石牌媽媽家相聚,即使COVID-19 第三級疫情警戒時,我們也會定期視訊聊天。記得有一次聊天時,哥哥的主管來電要講事情,他很鄭重的對主管說:「我正在和我媽媽說話,我一週只跟全家說一次話,很重要。」主管馬上停止奪命連環叩。

媽媽怎麼會那麼有吸引力,讓我們很喜歡聚在一起說話,或跟她說話呢?

1.媽媽不會反駁我們,也不會給建議

她不會給建議、不會評論,也不會勸你不要生氣,就是單純的聽,有問題就問,讓我們有一種被聽懂的感覺,很有歸屬感。

2.媽媽會觀察,記住細微處,以此開啟話題

某個週六我穿了一件很多年沒穿的衣服,媽媽注意到了,問我怎麼會想拿出來穿,光這句話就可以引出很多可能性。

我說衣服太多了,有些都沒穿,因此規定自己這週黃色衣服配黃色包包,下週綠色衣服配綠色包包,穿過的就不可以再穿,這件衣服也因此重出江湖。

被注意到細節與用心令人開心,而且感到被重視。尤其是被說:「哇!你怎麼那麼有創意?」「你是怎麼做到的?」完全滿足了自尊,超爽的,所以很愛和媽媽聊天。

3. 媽媽會問我們意見

媽媽好學,因此常常會問我們問題,聽取意見。我們孩子覺得自己在媽媽眼裡是有價值的,心裡也很高興,很喜歡和她聊天。

這點我也有學到,偶爾看到兒子晒衣服時在聽Podcast,我會問他正在聽什麼。他對我講述時,我感到有趣又驚訝,他也很開心能給我一些新知識,因此喜歡講給我聽。

4.讓聊天單純是聊天

我們家不會聊問題,有問題就好好談那個問題。

既然是聊天,那就是不翻舊帳,讓聊天變成愉快的體驗與記憶,才會喜歡聊天,不會聽到對方開口說「我想跟你聊一聊」就背脊發涼。

5.創造共同話題

有一天媽媽問我最近都吃什麼,我說最近喜歡吃甘蔗雞,她就要我買半隻給她,這樣就有話題了。

兒子喝膠囊咖啡,雖然我喝手沖咖啡,也會好奇的跟著他嘗鮮,到膠囊咖啡店裡逛逛。

有一天他去補貨回家後對我說,他覺得會喝膠囊咖啡的人有特定的樣子。我回說我也有同感,我覺得會喝那個品牌膠囊咖啡的人對整個世界充滿好奇,有獨特品味、很重視設計感。

因為共同的經驗與話題,我有機會回饋對兒子的讚賞。

如果沒有共同話題,硬要讚賞兒子「你很有品味耶」,他也會覺得我很假。

這麼一想,其實親子要能聊得起來,就跟朋友聊天一樣,要聊他有興趣的,而且你不會去反駁朋友,人家沒要你給建議,你也不會隨便就給。

其實要能聊得起來,還有好多方法,然而基本上就是不要讓對方把聊天和「等一下可能會踩到雷的恐懼」、「無聊」、「和我有什麼關係」連在一起,並且提供彼此讓生活更方便美好的資訊,滿足彼此的好奇心,使彼此得到被愛與被尊重的感受。

 

摘自 郭葉珍《讀懂孩子內心話:教授媽媽郭葉珍,陪你輕鬆帶孩子》/ 天下文化


文章出處 / 未來親子學習平台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