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用趣味教材逆轉閱讀寫作力退化!】揭示孩子愛上學習的秘密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前幾天和一群媽媽朋友聚餐,一位媽媽笑著說:「我其實不是很會當媽媽,但每天還是硬著頭皮演出『好媽媽』的樣子。」   那句話像打開了壓力閥,其他媽媽們也紛紛點頭苦笑。 我們努力讓孩子快樂、讓自己情緒穩定、讓家庭看起來一切正常,但內心卻總覺得「好像還不夠好」。   這份自我懷疑,說穿了,是一種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乖文化」在作祟。   在家庭、在學校、在職場,我們從小被教導要乖──聽話、懂事、不惹事──而成為媽媽後,「乖」變成另一種樣貌的壓力:妳要溫柔但堅強,隨和但能幹,不可以生氣,也不能太自我。     乖,是我們無形的監牢 這些年在教育現場與親子講座中,常聽到家長說:「我家小孩很乖。」 但仔細一問,乖是什麼?是會唸書、聽話、不頂嘴?還是不吵不鬧、不造成麻煩?   如果我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乖」其實代表的是——要照著大人期待的樣子活。 久而久之,不只孩子,連我們大人也被這種期待綁架,變成「要做對的事」的機器,不容許出錯,也不敢表現脆弱。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我們長大了、成為父母,心中還是有個聲音在問: 「我這樣夠不夠好?」 「我是不是還不夠努力?」 這不是你不好,而是你活在一個需要你一直乖下去的社會。     父母卡在矛盾裡,孩子也跟著窒息 社會學者藍佩嘉指出,現代教養的困境可以歸納為四大矛盾,讓我們既想改變,又不敢放手:   1️⃣ 想擺脫上一代,卻又不得不依賴他們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常常告訴自己:「我不要像我爸媽那樣對我孩子。」但真正開始帶小孩後,卻常常發現自己一轉身,就複製了爸媽那一套。 尤其是在需要長輩幫忙接送、照顧時,更容易陷入「口頭反對,但實際依賴」的窘境。上一代的價值觀不一定錯,但衝突就在於我們無法完全照搬,也無法全然放下。   2️⃣ 想孩子快樂,卻怕他跟不上進度   我們希望孩子在愛與自由中長大,不要再被逼著補習、比名次、學才藝。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了兩種語言、三種樂器,還拿全校前五名時,心裡又開始擔心:「我是不是害孩子輸在起跑點?」   這種矛盾在中產家庭中尤為明顯。因為越有資源的家庭,越能看見不同教育方式的可能性,也越知道社會競爭的現實殘酷。孩子的快樂,常常被大人焦慮地算進了升學策略裡。   3️⃣ 付出越多,越感覺自己不夠好   這是一個讓家長背負所有的社會──孩子功課不好,是不是家長沒管?情緒不穩,是不是家長太常生氣? 家長不是做得不夠,而是被社會放在「必須無懈可擊」的位置。   4️⃣ 爸爸想參與,卻被結構推開   許多爸爸不是不想陪伴,而是現實讓他們難以踏入育兒場域——工時長、壓力大、社會從一開始就沒真的讓爸爸進來育兒的空間。 而媽媽,只好默默撿起所有遺漏的責任。       怎麼教孩子,其實也藏著我們怎麼對待自己   想教出快樂、健康、有自信的孩子,首先得從我們自己開始練習做這幾件事:   ✅ 允許自己犯錯:不完美的家長,才能教出不害怕失敗的孩子。 ✅ 表達情緒也沒關係:家長不是聖人,情緒穩定不是「永遠沒脾氣」,而是願意覺察與修復。 ✅ 多說孩子做得對的事:比起一味糾正,肯定孩子努力過的每一步,才能累積他做決定的勇氣。 ✅ 關注孩子的內在,而非表現:不是考幾分,而是他有沒有投入、享受學習的過程。 ✅ 做榜樣,而不是完美人設:你真誠面對生活的樣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最後,記得這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每個爸媽—— 孩子不需要我們做到100分,他們只需要一個願意愛、願意學習、願意一起變好的父母。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不是家長不夠好,是這個社會太會要——當我們活成別人眼中的「乖」》 2025-04-16 2026-04-16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4-16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3469.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科技的進步造成孩童在閱讀、寫作能力上的退化

知名Podcaster也是自然組出身的肉圓媽,表示寫作這塊一直都是她從小的創傷,即便自己再怎麼努力寫都無法獲得好成績,因此很擔心自己的小孩是不是也需要資源去補足這塊的需求,再加上近幾年發現到,隨著3C產品的進步、短影音的流行等等,使得全球的孩童在閱讀、寫作的能力上,都有明顯退化的趨勢,也不免讓許多家長擔心起如何改善孩童在這方面的不足。

 

 

想做就去做、不要限制自己

邀請到台版J.K.羅琳之稱的陳郁如老師來分享,化學系畢業的她原以為自己和寫作毫無相關,當時一股哈利波特風潮讓她看起了翻譯小說,也發現到台灣都沒有自己的奇幻文學作品,讓她決定從40歲開始執筆,並以山海經、唐詩宋詞等東方文化為背景,促使她陸續推出了《修煉》、《仙靈傳奇》等作品,老師提到她最大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去限制自己」,現代人有兩種心態,一種是因為知道自己某方面的不足而去限制自己不能做某些事,另一種則是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想盡辦法去加強、補足缺失的能力,而陳郁如老師屬於後者,內在驅動著她寫作的慾望,即使自己並沒有相關背景,卻仍抱著“想做就試試看、沒有損失”的想法,也讓她成功地走到了現在。

 

從小事情一點一點發想,結合想像力讓孩子融會貫通

非相關科系出身的陳郁如老師表示,自己完全是靠後天努力而來的,像是作品《仙靈傳奇》中的人物就取材於詩人柳宗元,相信大家對於他的作品都不陌生,但往往都只有小時候死記硬背的印象,很少真正了解其中意境,老師透過《江雪》這首令人熟悉卻不過於老套的詩將畫面感帶入故事,結合想像力、好奇心,將人物刻劃成一開始不喜歡背詩,只喜歡打電動的角色,誘發同理心,讓孩子看了覺得很親切,進而集中於故事,到最後和故事中的柳宗元一樣對詩產生興趣。

曾經有小朋友在看了陳郁如老師的書後,去故宮參觀展覽時,對於看到的各種古文物講得頭頭是道,就能發現到,如果小朋友能從故事中學習不同的知識文化,就代表小朋友也擁有從小事情去發想的能力,這是一個創作且記憶的過程,就像如果考試時若死記硬背其實很難把事情記起來,但若結合了一段故事加上脈絡,就會把整體的記憶性提高,也能讓孩子學會融會貫通,不只對於孩子的創意激發十分有幫助,未來對於學業上也能有大大的提升。

 

電子產品是時代趨勢下不可分割的工具,父母應善用並將弊轉利

在這個充斥著電子產品的時代,作為父母其實很兩難,若太過於限制使用可能會造成同儕間的壓力,若太放任又會導致小朋友學習能力的退化,奶舅則提到,他認為父母不必將電子產品視為太恐怖的存在,以時代趨勢來看,絕對會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互動的媒介,小朋友看似很喜歡抖音、短影音等平台,但其實他們也是很願意和人互動的,肉圓媽也提到,自己的小孩最近會願意放下平板,和媽媽玩起比手畫腳的遊戲,進而發現小孩會主動上網學習單字的讀音,加上也可以訓練孩子對於文字的理解力、語順的編排,真的不必太排斥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將閱讀化為創作的養分,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而面對全球孩童閱讀寫作的退化趨勢,陳郁如老師表示「閱讀背景」很重要,像老師從小就喜歡看推理小說,因此她將過去所看過的內容,融合並加入了自己的故事內,此外也需要對於周圍事物充滿好奇並善於觀察,老師也認為自己雖然過去是自然組出身,看似與文學毫不相關,其實在寫作的邏輯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每一步走來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而寫作大多數需要靠人生經歷,小孩子某程度上尚未經歷到那麼多,因此靠“閱讀”去了解別人的故事是很重要的。

 

本文摘自  親子天下線上學校 : 面對全球孩童閱讀寫作的退化趨勢,家長要如何去應對?不用再死記硬背!以生動活潑的教材,激發孩子閱讀慾望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