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生成式AI進入校園,未來學習方式的變革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在台灣,品格教育的討論越來越多,但真正落實的情況卻往往令人擔憂。政府強調108課綱中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校也開始推動相關活動,然而,這是否真的改變了孩子的行為模式?或者,這僅僅是另一場「形式教育」,最終仍淪為紙上談兵?   家庭教育的斷層:家長的角色失衡   品格教育的第一站是家庭,但現實卻是,許多家長自身對於品格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成為孩子價值觀混亂的源頭。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但當孩子犯錯時,許多家長選擇用威嚇或懲罰來解決,而非透過對話來培養真正的道德判斷。另一方面,父母本身的行為往往與其教導孩子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隨口說謊,或是在駕駛時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其實早已對孩子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現代家庭結構的改變也帶來挑戰。雙薪家庭忙於工作,將孩子交給補習班或安親班,讓品格教育變成了學校的責任。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情況日益增多,許多孩子缺乏穩定的價值觀導師,轉而向社交媒體、網路社群尋找認同。這種缺乏家庭核心教育的狀況,使得品格教育變得更加困難。   學校教育的困境:品格教育的「工具化」   學校是品格教育的重要推動者,然而,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否真正將品格教育視為核心?許多學校雖然設立品德課程,但在升學壓力與考試導向的教育環境下,這些課程往往淪為「可有可無」的附加項目。教師必須應付繁重的行政工作,難以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深度的品格引導。   更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學校的品格教育淪為形式主義。例如,學校可能會強調學生要有同理心與責任感,但當學生面對霸凌事件時,學校往往選擇息事寧人,以維護校譽,而不是站在受害者立場進行正義的伸張。這種「選擇性品格教育」,不僅讓學生感到困惑,更可能導致他們對道德價值的信念崩解。   社會環境的影響:價值觀的混亂與挑戰   在數位化時代,孩子接收資訊的來源已經不再侷限於父母與學校,網路成為他們的第二個世界。然而,網路上的價值觀充滿矛盾與衝突,從社交媒體的炫耀文化、網紅的快速致富神話,到網路霸凌與匿名攻擊,孩子在這種資訊環境中,該如何確立自身的價值觀?   此外,台灣社會本身在品格教育上的示範也未必盡善盡美。政壇的權謀操作、商業界的造假醜聞、媒體的譁眾取寵,這些都讓孩子看在眼裡,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可能會質疑:「誠實真的有用嗎?還是學會投機取巧比較重要?」當社會環境無法提供正面的價值觀指引,學校與家庭的努力很容易被抵消。   如何突破現狀?品格教育的未來方向   要真正推動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課綱或形式化的活動,而是需要全方位的改革。   家長教育與參與   孩子的品格養成,不能僅僅交給學校,家長應該接受相關的教育與培訓,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   鼓勵家長與孩子進行開放性的道德討論,例如:遇到社會新聞時,與孩子一起分析行為的對錯,而非只是批評。   學校教育的深化   品格教育不能只是「說教」,而應該透過體驗式學習,例如角色扮演、社區服務等,讓孩子從實踐中體會道德的重要性。   教師應該接受更多有關品格教育的培訓,並且在日常課程中融入品格討論,而不是僅僅在「品德課」上講解。   媒體與社會的責任   媒體應該負起社會責任,避免過度渲染負面價值觀,並多報導具有正向示範意義的事件。   企業與公部門也應該展現良好的品格典範,例如:公開透明的政策執行、公平的商業運作等。   結語:品格教育不能只是口號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當前台灣的品格教育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家庭的角色失衡、學校教育的形式化、社會價值觀的混亂,讓品格教育的實踐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我們真心希望培養出具有良好品德的下一代,就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是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讓品格教育成為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核心價值,而非僅僅是一堂課,或是一張考卷上的題目。   未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聰明的孩子,更是具有道德勇氣與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品格教育只是口號?臺灣孩子的道德養成正在失控!」 2025-03-25 2026-03-25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5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2246.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相關連結:https://taise.org.tw/post-view.php?ID=978&utm_source=chatgpt ...


AI來了,教育怎麼辦?2025國際教育日帶你思考自主學習的未來!

你是否曾經用過ChatGPT來寫作業?或者在網路上看過AI自動生成的文章?
隨著科技進步,AI已經悄悄滲透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甚至改變了教育的方式!
但問題來了——當AI越來越強,學生還需要學習嗎?老師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2025年的國際教育日(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以「人工智慧與教育:在自動化世界中保留人類的自主權」為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醒大家:AI固然厲害,但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讓人類保有自主思考的能力,而不被AI牽著走!



AI 進入教室:學習方式大變革?

現在的學生和老師,已經開始大量使用AI來輔助學習和教學。
根據統計,高收入國家的2/3中學生已經在使用生成式AI工具來完成作業,老師們也開始用AI來備課、批改作業,甚至連大學招生和學生輔導,也慢慢出現AI的影子。




各國對AI教育的態度:開放還是限制?

對於AI進入教育領域,各國的態度並不一致。有的國家積極擁抱新科技,制定相關的使用規範,讓AI成為輔助學習的工具
但也有一些國家對AI抱持謹慎態度,甚至直接禁止學校使用AI技術!

根據UNESCO的調查:

全球只有10%的學校和大學有正式的AI使用規範或計劃
2022年之前,全球只有7個國家為教師制定AI教學框架
15個國家已經將AI培訓目標納入國家課程
超過40%的國家已經立法禁止學校內使用手機(AI工具也可能包含其中)

這些數據顯示,不同國家對AI的態度分歧很大。有些國家希望學生熟悉AI,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科技時代;但也有些國家擔心AI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甚至讓學生變得過度依賴科技,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AI與教育的未來:我們該怎麼做?

AI的確能夠幫助我們學習,但我們不能因此忘記了學習的本質!未來,我們應該如何讓AI成為教育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讓AI成為輔助工具,而不是學習捷徑
加強數位素養教育,讓學生學會分辨AI資訊的真偽
培養批判思考能力,不被AI的輸出內容牽著走

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強調:「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並提倡終身學習」,AI的確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個目標,但同時,它也帶來了數位落差和自主學習能力下降的風險。

2025年國際教育日的主題,就是提醒我們,在AI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的本質仍然是最重要的核心!



教育不該被AI綁架,自主學習才是王道!

AI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的學習方式將會發生巨大變革。但我們必須記住,AI不是用來取代人類,而是幫助我們學得更好!

我們應該善用科技,讓它成為我們學習的幫手,而不是讓AI替我們做所有的決定。因為真正能決定未來的,不是AI,而是我們如何使用AI!

2025國際教育日,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在AI時代,保有我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