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最新消息
2
最新消息
3
停下來,才是進步的開始!4
https://www.52100.com.tw/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家長對我們說: 「老師,我真的要謝謝你們!我家小孩這次進步很多,不只是成績,連學習態度也變得不一樣了!」 我們聽了也跟著笑了,眼眶卻有點熱熱的。 因為我們知道,這背後不是一夕之間的奇蹟,而是孩子一次次堅持下來的努力、一次次跌倒又站起來的勇氣。 老師不是魔法師,但我們願意當孩子背後的那盞燈,陪他走過每一段不確定的路。 每一次主動拿起書本,都是一小步的突破 每一次考卷上的分數提升,都是努力的證明 每一次的眼神閃爍,都是「我可以做到」信心的累積 謝謝家長的信任,謝謝孩子的努力, 我們會繼續陪著你們,一步步往前走。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8255.html 老師不是魔法師,但我們願意當孩子背後的那盞燈,陪他走過每一段不確定的路 2025-07-01 2026-07-01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8255.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 70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200-5號5樓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8255.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7-0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52100.com.tw/hot_518255.html

海涵一對一教育學習中心,預約家教試聽、數位學習體驗 請來電:0907-710-800。

當我們的生活被高壓的工作和無盡的待辦清單填滿時,你是否曾懷疑,那些被稱為“浪費時間”的放空時刻,是否真的一無所用?事實證明,答案恰好相反!大腦的休息狀態,其實暗藏我們提升創意、解決問題的無限可能。

預設模式網絡:大腦的秘密武器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內部存在一套名為“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的神經迴路。當我們停止聚焦外界、進入發呆或放空的狀態時,這套網絡便開始運作。南加州大學的研究指出,這種“靜息態”不僅有助於建立自我認同,還能強化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理解,甚至提升內在的道德感。

有趣的是,大腦進入預設模式的速度超乎想像。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顯示,僅僅在眨眼的瞬間,預設模式網絡便已啟動。我們在這些微小的停頓中,進行了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技能的重要工作。

專注與發散:創造力的兩種模式

電機博士 Barbara Oakley 在其著作中,將大腦的運作模式分為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專注模式幫助我們解決複雜問題、專注學習,而發散模式則讓我們在發呆、散步等時刻,進行背景中的深度思考。這種發散模式與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所提出的“快思”(系統一)和“慢想”(系統二)不謀而合。

科學研究顯示,當我們感到卡住、無法解決難題時,短暫的放空能讓大腦建立新連結、激發創意。這種創意迸發,往往發生在我們散步或進行輕鬆活動時,而非苦思冥想之中。

工作文化與休息的誤解

歷史上,休息常被視為懶散和無用的象徵。特別是在強調高效率與競爭力的現代工作文化中,許多人將不斷忙碌等同於成功。然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揭示,當我們心不在焉時,大腦處理複雜問題的區域反而更加活躍。

這意味著,真正提升生產力的關鍵,不在於強迫自己持續專注,而在於平衡專注與放空。適時的休息不僅能讓我們保持健康,還能促進長期創造力與效率。

如何善用發呆時間?

  1. 安排短暫休息: 每工作50分鐘,抽出10分鐘放鬆或進行簡單活動,如喝茶或望向窗外。

  2. 融入自然: 散步是進入發散模式的最佳途徑,有助於降低壓力並激發創意。

  3. 拒絕過度多工: 減少同時進行多項任務的頻率,專注於單一工作後再進行休息。

  4. 減少電子干擾: 適時放下手機,讓大腦有機會完全放空。

平衡工作與放空的藝術

隨著我們對大腦的理解加深,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休息並非懶惰的象徵,而是高效工作的基石。適當的放空能幫助我們重新整理思緒,讓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巔峰。正如張忠謀所說,學習如何學習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而放空正是這門學問的核心。

所以,下一次當你感到壓力山大或靈感枯竭時,不妨放下手頭的工作,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發呆。你會發現,最偉大的想法,往往來自那些看似無所事事的時刻。

文章選自: 「停機」比你想得更重要!

上一個 回列表 下一個